落实读写贯通 提升语文素养
——二中附校初中语文教研组与黄珏明高级指导教师团队联合教研
2025年3月20日下午,二中附校初中语文教研组和黄珏明高级指导教师团队联合开展了“读写贯通”的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——七年级下第二单元《木兰诗》教学研讨活动。我校全体初中语文教师和黄珏明高级指导教师团队成员出席活动。本次活动由康健老师主持。
首先,是潘慧祎老师的探究课——《木兰诗》。经过前期七年级备课组和指导团队的磨课与研讨,本堂课潘老师立足单元目标,紧扣单篇教学内容,引导学生运用“补白”的方式,涵咏语言、揣摩人物心理,并结合朗读,感悟木兰奇女子的形象。在此基础上,潘老师继续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详略安排,进而推导作者的情感倾向,把握诗歌的主题。
探究课后,教研组长康健老师主持了研讨活动。康老师从对“读写贯通”的理解出发,结合第二单元学习内容及写作专题“学习抒情”的要求,分析学生日常写作中的不足及原因,引导学生关注“留白”到学会“补白”,切实落实单元任务下单篇教学的读写贯通。
随后,黄珏明老师结合自身教学《木兰诗》经历,与潘慧祎老师的课堂进行同课异构的分析解读,分享了他关于“单元导引和单元阅读教学”的见解——辨析涵咏、抒情和想象这三个关键词的含义,梳理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,认为教师只有清晰地认知三者之间的关联,才能更好培养学生结构化的思维能力。
在讨论交流环节,指导团队成员、我校的施怡老师分享了她对这堂课的收获与启示,特别是在单元视野下,对文本解读的方式与思考。七年级备课组的朱丽萍老师回顾了单元教学的单篇备课磨课过程,分享自己关于“文本深耕”的教学感悟。最后,潘慧祎老师谈了自己本堂课的教学收获,着重强调了“课前学案”对于把握学情的重要价值。
此次教研活动以《木兰诗》的教学为例,对“读写贯通”的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展开了切实的教学实践,浓厚的教研氛围不仅提升了开课教师的专业素养,也使参与本次教研的老师们对“读写贯通”有了进一步的认识,为日常教学打开了新的思路。